
下午2點20分,參會教師到會簽到,2點30分至3點50分,與會教師參加了四川省教育科學院網(wǎng)絡教研活動,聽取了成都市錦江區(qū)教科所語文教研員易曉老師的學術講座《文化傳承與生命關照——高中古代詩文價值思考與教學建議》。
易曉老師首先分析了古代詩文作品的經(jīng)典價值,在于你總會從中找到新的東西;其次指出,古代詩文閱讀問題重重;再次,對古代詩文閱讀提出了幾點建議:①精讀精思,圈點勾畫;②重視誦讀,情境創(chuàng)設;③深度學習,理解透徹。通過《涉江采芙蓉》《始得西山宴游記》兩個課例深度分析;④整合創(chuàng)新,融通發(fā)展,并分析課例《謙沖與疏狂》;⑤整體規(guī)劃,講評透徹;最后強調(diào):①言文分離,發(fā)展失衡——言文結合,彰顯價值;②囫圇吞棗,理解含混——精讀細讀,深度學習;③題海戰(zhàn)術,厭學厭教——精選典例,感受感悟;④積淀不足,知識缺乏——注重積累,系統(tǒng)建構;⑤講評匆忙,理解不透——舉一反三,透徹理解;⑥缺乏整合,挖掘不足——資源整合,創(chuàng)新生長。
易曉老師的學術講座,理念新穎,案例精當,結合教材,聯(lián)系教學實際,具有極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,與會老師一致認為,通過這一堂網(wǎng)絡教研課的觀摩學習,感受深刻,收獲頗豐。(易曉老師的講座視頻鏈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ef5DYPc5ZgmO0qVqO9ONfQ)
下午4點至4點40分,高二年級淳進穎老師分享了一堂題為《跟韓愈學時評文的寫作技巧》的研討課。淳進穎老師從高二語文文本《師說》切入時評文的寫作指導,通過分析《師說》核心文段的邏輯關系,切入概念的正向和反向界定方法、追問法的介紹,并通過時評賞析,延伸拓展,讓學生初步認識了時評文,最后學生自己動手分別用界定法和追問法進行寫作訓練,并展示交流了自己的寫作成果。整個課堂充分調(diào)動了學生的參與意識,活而不亂、張馳有度,得到了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。
下午4點50至5點30分,高一年級朱群芳老師分享了一堂題為《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》的研討課。朱老師本著學生認知體驗,從學生初讀中的問題入手,從正面描寫精析、演講內(nèi)容探深意、作者評價三個方面,組織學生課堂討論,重點探討梁任公的人物形象,并生成反差法和作者評價這兩個新的人物塑造方法,最后安排了寫作任務:使用反差法和作者評價刻畫當今時代熱心腸人物,厚植家國情懷,提高寫作水平。整堂課以學生活動為主,教師略加引導,討論氣氛熱烈,課堂效果顯著。
課后,兩位授課教師對課堂設計和授課感悟進行了交流,參會教師對兩堂研討課進行了討論和評價。黃軍祥、趙文平、明戈利等幾位老師交流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。語文教研組長李禮老師最后作了題為《如何打造優(yōu)質(zhì)高效語文課堂》的總結發(fā)言。